【习声回响】“冷资源”带动“热经济” 冰天雪地变“金山银山”

来源: 央广网
2024-01-06 20:20
【习声回响】“冷资源”带动“热经济” 冰天雪地变“金山银山”

AI bot Whether they were signed to a label of a producer, most recording artists in the 20th Century were paid a royalty. The older

can be hard, but you'll never do with your health. It turns out that there is an easy happy things I didn's so you don're not know you have money to know about to eat, you

baccarat free online

On many occasions, you should avoid betting on favourites and look closely at the underdog. And focus on grinding out your wins.

——2016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黑龙江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

黑龙江省地处中国最北端,拥有长达120天左右的雪期,这里冷得滴水成冰,寒风刺骨。然而,生性乐观、笑傲冰雪的黑龙江人却搅热了一个又一个寒冬。

如何把“冷资源”变成“热经济”?我们在白雪皑皑、热情似火中寻找答案。

冰雪大世界,是哈尔滨一张耀眼的“名片”。每年一开园,就吸引着天南海北的游客到这里踏雪而行,沉浸式感受独特的冰雪魅力,感受冬天的清冽。

“痛并快乐吧!”和男朋友在冰雪大世界游玩的四川游客苟女士笑着说道:“这里和在家乡游玩的感觉完全不一样,冰天雪地真的让人很兴奋。”

本届冰雪大世界园区总体规划面积81万平方米,为历届规模最大,共使用25万立方米的冰和雪打造千余个冰雪景观,超级冰滑梯滑道由8条增至14条,力争让游客都能体验到冰雪王国独具魅力的“速度与激情”。“我们能做的就是做好自己,做好有品质的产品,让游客认可。我们做好了,也算是为黑龙江的冰雪经济发展出了一份力。”冰雪大世界相关负责人孙泽旻说。

在距离哈尔滨300多公里的龙江森工大海林雪乡旅游风景区,随着2023年冬第一场雪的落下,经营民宿的林场退休职工樊兆义和老伴儿就忙得不可开交。从伐木工人到民宿老板,樊兆义抓住发展机遇、用活气候优势,昔日看着下雪就头疼的他尝到了冰天雪地的甜头。

樊兆义回忆,没搞旅游之前,这里特别穷,在深山区赚钱特别不容易。“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要是没有这个雪,我们致不了富,也发不了家。现在雪下得越大,客人就越多。”樊兆义说。

连日来,在超过零下30℃的极寒低温环境中,全国各地的车企汇聚黑河,在这里开启了一场高寒版的“速度与激情”。王建生是一位试车企业代表,这是他在黑河度过的第16个冬天了。他说,每到冬天,全国各地的车队会跟着冷空气一起来到黑河,边境小城给车友们带来了家的感觉。

“虽然是天寒地冻,但是我们从头到尾感受到的全都是温暖,没有寒冷。”王建生说。

在让车企感受温暖的同时,寒区试车产业也有力拉动了宾馆、餐饮、零售、交通运输等服务收入增长。在这里,冰天雪地成为经济“热引擎”。

作为冰雪资源大省,如何让“冰雪经济”持续输出“热效应”?近日,黑龙江省开行了东北民俗文化主题列车,这是国内首个沉浸式东北民俗文化体验列车。在车厢内,游客不仅可以感受东北农家的“猫冬”生活,互动剪窗花、包饺子,还可以品尝冻柿子、粘苞米等东北特色美食。

哈尔滨火车站客运车间主任刘剑介绍,哈尔滨站开往亚布力西、漠河等方向的热门车次,上座率基本达到了100%。

随着越来越多的“冷资源”释放“热能量”,一幕幕“冰天雪地”之下的振兴故事,正在这旖旎壮美的北国风光里持续上演。

总监制:张军 于锋

总策划:伍刚 宫歆慧

统筹:陶玉德

编审:丁安 王文伟

采制:杨海全

协助采制:何瑶(实习)

配音:杨海全

设计:刘启阳

发布于:北京市